包括經濟成長動能平疲的日本在內,全球主要地區零售市場在經濟疲軟的壓制下,近年成長表現始終在低谷盤旋。不過,在一片低迷的零售企業表現中,以高性價比為主要訴求的百元商品店店態,其門市數量與銷售金額卻出現逆勢翻揚。
以日本為例,相對於許多大型零售通路,當地三大百元商品店DAISO、SERIA與CANDO的經營表現顯然較為持穩,甚至便利商店業者羅森也跟進推出LAWSON STORE 100店態,企圖分食平價商品零售市場大餅。
分析推升日本百元店業績攀升的力道可以發現,主要係來自於企業策略與經營模式的成功轉型:不僅掌握內需消費力,也成功切入龐大的旅遊零售市場。
不同於美國的dollar store或台灣的百元商品店,日本百元商品店原本就以銷售平價特色商品為主要訴求,因此在轉進旅遊零售市場時具備相當大的優勢。近年來,企業更是進一步搭配商品陳列、海報促銷、支付方式與產品標示說明等相關策略,有效引爆出旅遊零售經濟潛力。
例如CanDo旗下直營店「CanDo西武新宿PePe店」,就立基於鄰近新宿車站的地理優勢,致力於擴大對境外旅客的吸引力。根據該店統計,雖然境外遊客數量僅佔整體來客數的10%,但單人消費額卻是本地顧客的5倍以上,所帶來的銷售成效相當驚人。因此雖然CanDo整體銷售業績在消費稅增稅後一度陷入遲滯,但西武新宿店卻能夠維持穩定增長。
以價格廉宜見長的連鎖零售企業Donki,同樣相當重視境外遊客的消費力道,除了提供免稅服務外,店內商品挑選、網站與產品標示語言、支付方式等,也都是以旅遊零售經濟做為最主要的訴求。此外,為滿足境外消費者一站式購足的需求,Donki也開展出大型門市(mega)店態,藉由完整的商品線吸引遊客到訪,並藉此刺激衍生消費行為。
反觀我國,雖然市場不乏平價百元商店店態,但大部分屬於小微型企業,缺乏資金與人才等內外部資源的挹注,經營模式相對粗放,缺乏明確的營銷策略及銷售對象規畫,仍停留在純粹著眼於底端消費力道的經營方式,因此營收規模與獲利表現均未盡人意。反而是日商大創及台日合資的台隆手創館,在我國平價商品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均導入了日本企業擅長的手法:以精緻時尚的營銷策略包裝生活雜貨商品,除國內消費市場外,也一併爭取境外遊客(尤其是自由行陸客)帶來的消費商機。
由日本業者的經營手法可以看出,聚焦具消費潛力的客層群,同時透過多元化的商品組合、精準促銷手法以及彈性訂價策略,有助於突破平價商品零售企業缺乏長期穩定營收來源及獲利低迷的經營瓶頸,藉由多元化的創利來源,提高經營表現。
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66003